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医药科学》 > 2014年第17期
编号:13123749
脑膜瘤的MRI征象与病理分级的关系(2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4年9月1日 关鉴 马万辉 向科
第1页

    参见附件。

     3 讨论

    脑膜瘤是颅内比较常见的原发性肿瘤之一[3],大多数来源于蛛网膜颗粒中的蛛网膜细胞,其病因尚不清楚,最近研究表明可能与1p、6q、10q、14q染色体的缺失有关[4]。常见发生部位有大脑半球凸面、大脑镰旁、矢状窦旁、天幕、蝶骨嵴、鞍区等。脑膜瘤绝大多为良性,但仍有部分肿瘤具有恶性生长行为,这部分肿瘤在组织病理学上有下列特点:肿瘤固有的组织细胞结构消失、细胞成分增加、核呈多形性、有丝分裂活动增多、局灶性坏死、出现脑浸润和肉瘤区域、转移[1],临床上恶性脑膜瘤术后极易复发,且易发生颅外转移。

    肿瘤的生长依靠新生微血管为其提供充足的血液和营养供应。当脑膜瘤新生血管网形成后会给肿瘤细胞提供营养,同时运走代谢产物,肿瘤则快速增大。脑膜瘤形态往往也可以反映肿瘤的生长属性。Ⅱ、Ⅲ级脑膜瘤与Ⅰ级脑膜瘤比较具有有丝分裂旺盛、生长迅速且不均衡的特点,而且肿瘤的倍增时间短[5-6],在本研究中发现Ⅱ、Ⅲ级脑膜瘤患者就诊时肿块多较大,且多呈分叶状或不规则形(图1)。此外在本研究中,Ⅰ级脑膜瘤中瘤脑界面清晰者36例,不清晰者8例,Ⅱ、Ⅲ级脑膜瘤中瘤脑界面清晰者3例,不清晰者10例,且相互之间有统计学意义(P<0.01)。由此可见,脑膜瘤形态规整、边缘光滑清晰提示肿瘤生长相对缓慢均衡,属非侵袭性生长;而肿瘤形态不规整,边缘模糊或部分边界与脑组织分界不清,则提示肿瘤无明显包膜或包膜不完整、脑组织受侵等(图2 a-b),而脑组织浸润常可作为判断脑膜瘤恶性行为的一个标准[7]。脑膜瘤在MRI上的信号特点对其定性诊断起着重要作用。T2信号与肿瘤的细胞成分、分化程度及血供有关,所以T2WI能更好的反映脑膜瘤的组织结构成分,而T1WI反映肿瘤组织结构的敏感性较差。脑膜瘤通常呈等灰质信号,是与肿瘤细胞排列紧密、纤维结构丰富及含砂粒体有关,同时肿瘤内含水量较少,故T2值不长,较具特征性。Ⅰ级脑膜瘤因其生长缓慢,很少发生坏死、囊变,故T1WI上呈均匀等信号,T2WI上呈等、略高信号。而Ⅱ、Ⅲ级脑膜瘤因生长迅速且血供差,较易发生瘤内出血坏死囊变,致T1WI及T2WI上信号不均匀(图3 a-b)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,详见PDF附件